盘点阿里钉钉成长之路 寻“e沃”的屌丝逆袭之路
盘点阿里钉钉成长之路 寻“e沃”的屌丝逆袭之路
盘点这个事儿,对于企业来说,是一件非常普通又不可或缺的事,再在距离2019年只剩170来天的光景了,该盘点啥呢?校园信息化又被认为是传统的to B企业级市场,老冯觉得有必要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创业型企业级项目进行盘点,虽然成功无法复制但经验可以借鉴,本文将盘一盘企业移动办公新秀阿里钉钉。
为什么会是钉钉?钉钉不是“富二代”吗?怎会是屌丝?其实在2015年初,也就是钉钉出道之时很是苦逼,无知名度、无用户、无推广预算、无地位(试水项目)、无人看好(科技公司的的苦恼大致相同)!
钉钉脱胎于阿里巴巴来往事业部,由一个无人知晓的内部项目发展到马云直接过问,从无预算一家一家媒体求助到随手砸5亿做推广,从发布之初的无人看好到如今众人追捧,从一个企业IM应用升华到企业移动办公平台,钉钉华丽的完成了屌丝逆袭。盘点钉钉的成长之路,不仅因为其背后的阿里巴巴,而是其给企业级市场带来的颠覆性创新,及一连串华丽到令人震惊的数据。
言归正传,以时间为轴,以老冯亲历为视角,一起来回顾下钉钉发展历程:
2015年1月16日,没有发布会,钉钉1.0低调的发布,那时候,钉钉只是一个企业IM应用,强调高效沟通,除了具有其他企业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功能,还有竞品没有的一些创新型功能,如DING一下,免费电话会议等。不少人认为钉钉是冲着微信来的,在老冯看来并不准确,两者针对的用户群体有明显差异,至少构不成直接竞争关系。
当时的钉钉不完善的地方很多,被吐槽的一塌糊涂,但免费电话会议和消息已读未读功能,还是让老冯印象深刻。那时候,老冯就隐隐觉得阿里巴巴这次选对了方向,因为人的关系圈有两种强关系,一种是朋友圈,一个是工作圈。微信已经全面攻占了朋友圈,难以追赶。而剩下一个工作圈,则还未出现一统局面。
同年3月20日,钉钉1.3发布,1.3是一个重量级的版本,相比1.0,1.3版除了针对用户反馈进行若干优化升级外,还新增了四大功能:自由创建团队、万能的搜索、文件互传、自由退出认证企业。
值得一说的是,1.3变化的不仅是版本还有团队!很多人并不知道,在1.0-1.3之间的这段时间,钉钉团队曾因迷失方向而困惑,士气低落一度想过放弃,最终从用户那里寻找到了答案从而走出困境,随着1.3版本的发布,钉钉团队状态明显变得不同(“e沃智慧校园的研发团队正在升级2.0版本”)。
同年5月5日,钉钉发布1.5版,没有像老大哥“来往”那样疯狂营销推广,而是在潜心打磨产品,以每月一个新版本更新的节奏,低调稳健的向前推进。澡堂模式、电话会议-去噪音、自聊-备忘录等用户可能还没有意识但需要的功能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,钉钉在用户需求的把握与用户体验上的极致追求可见一斑。因此,在上线不到4个月,钉钉迅速爬升至2015年最具创新力APP排行榜的第6位。
在这个阶段钉钉也暴露出不少问题,如免费电话功能使用量激增,出现电话线路繁忙,电话延迟严重等问题,稳定性有待提高。
越来越多的用户与媒体将目光聚焦到免费电话应用上,显然舆论重点跑偏了,这并是钉钉团队愿意看到的,要知道钉钉是一款企业应用而非个人应用。
5月26日,钉钉在杭州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,这是自打钉钉出生以来的首次对外开发布会。这时的钉钉有了明确的Slogan“钉钉,一个工作方式”,并宣布整合了邮件、OA和共享存储的原创移动办公平台2.0版本正式上线。注意这时候钉钉发生了转变,从应用转变成平台,而Slogan显然是在强调自己的定位。
这次发布会上钉钉曝光了一些数据,企业用户突破30万家,覆盖100个以上行业、300多个城市。这个时候的钉钉上,每6秒就有一个电话会议被发起。每1秒钟就有一个DING消息发出,平均每天收到企业用户6000多个功能需求。
6月29日,钉钉2.1版发布,又一次小改版,从功能上看,再将钉钉单纯的视为IM产品已不准确,钉钉以通讯作为其基础能力,从2.0开始将C-OA、C-Space、C-Mail、移动签到等企业移动办公基础场景纷纷纳入,这时的钉钉底子已经颇厚,第三方数据显示,5月单月仅安卓市场钉钉下载量就达到116万。
7月28日,钉钉与和创科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,宣布达成战略合作。这是钉钉与蓝凌开展了战略合作后,平台化之路的又一重大进展。
纵览移动CRM领域,作为先入者的和创无疑从技术、客户、具体应用体验等方面均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之一,再加之其多年来专注于这一领域,也使得和创在垂直行业的理解方面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。显然钉钉对企业级市场的切入,关键策略是在各行业领域选择最佳厂商,借助其行业强项进行融合。
8月31日,钉钉在杭州再次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钉钉C++战略暨正式开放平台生态发布会。钉钉创始人陈航宣布,首期将拿出10亿人民币打造生态圈,这显然是摆明车马要做SaaS领域企业级软件一哥的节奏。
钉钉公布的数据显示,在没有销售没有地推,只靠口碑的背景下,225天企业用户量达到60万。
9月12日,钉钉投入5亿重金,启动了多重渠道进行大面积推广,用于市场扩张,这样的市场投入在企业级软件领域也是罕见的大手笔。
钉钉此次线下推广将在北上广深、杭州、南京、武汉、成都、郑州等近20个城市展开,推广地点选择在机场、高铁动车、写字楼。9月21日起钉钉还陆续推出三支围绕产品功能的广告片。广告片中担当出演嘉宾的除钉钉创始人无招外,还有分众传媒CEO江南春、万合天宜创始人之一叫兽易小星、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及和创科技CEO刘学臣等多位大腕。
其中,钉钉联合天猫超市、口碑外卖、阿里云、虾米音乐及红圈营销等合作伙伴,启动企业员工福利活动,带给用户的总价值超过1亿。
11月11日,天猫双十一,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,高晓松、马东与赵薇在聊天中不止一次强势插入钉钉,如此赤裸裸的在不相干的晚会上大打硬广,让各路媒体大呼钉钉才是马云亲儿子。
在企业移动办公领域钉钉只能算是后起之秀,但发展速度非常快,企业用户从0到90万只用了不到1年,不仅是因为选对了方向,处于移动企业市场的风口之上,更有以满足用户诉求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理念和不变的创业初心,每月一次版本发布的产品迭代速度上彻底颠覆了企业级应用的传统,也带来了互联网的新思维。
钉钉的出现确实激活了国内企业级市场的一潭死水,其成绩和影响力已经让竞争对手无法忽视,从钉钉的战略布局中不难看出,成为SaaS企业与传统企业接口,欲一统江湖的野心。而一统江湖最大障碍钉钉显然也明白,如何让合作伙伴放下心中的戒心,全新投入而非三心二意才是关键
综上所诉,总结一下钉钉的成功路径
钉钉的成功在于真正解决了公司的痛点-微信在2C市场是垄断级的,而在2B市场,无巨头。“e沃智慧校园”在校园信息化市场上需要借鉴,找到“校园管理”的真正痛点,而不要伪创新;
在【工作方式】这个场景下能做到极致-企业可以在钉钉上完成“人、财、物、事”所有运营环节,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在线化、数字化。“e沃智慧校园”借鉴点:围绕“班级”这个校园管理最基础的单位的需要展开创新‘’
选择一个超级大市场,通过一个小切口进入,然后专注。虽说钉钉是阿里集团孵化的产品,但马云在钉钉的1.5版本出来时,都不知道是无招团队做了钉钉。“e沃智慧校园”借鉴点:扎实做牢基本功,把本土深圳【深圳】做好再走出去;